慢性疾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成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
发布日期:2023-06-29 作者: 点击:
近年来,慢性疾病中如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1990年至2017年之间,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取代了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成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已面临着疾病模式转变的临界点。慢性病带来的疾病负担,尤其是在中国的老年人群中,成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脑血管死亡率逐渐上升。日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280万,脑血管病患人数超过2000万,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177万。预估心血官病现患人数已达3.3亿。可见,心脑血管疾中,冠心病和中风成为主要疾病杀手。
冠心病和中风并非“老年人专属”,年轻人也成为了主力军。由于年轻人运动量少、爱熬夜又总失眠、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大、还时不时暴饮暴食的生活方式,给心脑血管疾病“可趁之机”,在临床数据中,发病也明显年轻化。
除此之外,在一二线城市生活和工作节奏普遍较快,白领人群由于压力大,久坐等因素成为易患心血管疾病的群体。尽管年轻女性很少发生中风,但35岁以下的中风女性,18%与怀孕有关。孕期女性受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影响,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可能会提高中风发作风险。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女性由于体内的雌激素逐渐践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从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的男性最关注中风,位列男性关注度前三位。对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关注差距明显,可见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过去一年内,网民对冠心病的关注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网民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搜索峰值往往与季节和新闻热点有关。百度指数显示,35岁以下人群比35岁以上人群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高;18-24岁人群的关注度最高,总体上看,呈现年轻化趋势。
心脑血管是人类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吸烟、肥胖及精神心理因素都是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心脏和脑的血流被阻塞所致;而脑卒中是脑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可见,血管堵塞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想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促进血管循环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数据、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参考,不做商业用途;
2、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不做商业用途;
3、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之即删;
4、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且不侵犯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本广告非预售或销售宣传,不构成任何要约邀请或要约。画面所涉全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合同内容或承诺;
6、美利康控股集团拥有法律范围内最终解释权。